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2023年美育工作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基础部 发布日期:2024-02-28





    2023年美育工作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美育建设状况

    1.课程设置

    1.1 教学计划

    学校构建了美育课堂教学和美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将美育课程纳入各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人文艺术类选修课2个学分方能毕业。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1.2 课程设置

    学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设《艺术导论》等8门人文艺 术限选课程;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开设《红色音乐鉴赏》等公共艺术作品赏析 类课程、《插花艺术与花店经营》等艺术实践类课程、《西方音乐史》等艺术史论类课程, 同时利用超星尔雅、智慧树等课程平台,引入人文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资源,极大丰 富了艺术类课程内涵,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美学素养。2023年全年,学校共开设艺术 类选修课程48门次,选课学生2900人次。

    2. 教学管理

    2.1 管理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不断加强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建设,促进 美育工作健康开展。教务处为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统筹教学安排,设置限定性公共艺 术选修课和任意性公共艺术选修课。2010年成立公共艺术教育教研室,为促进学校美育工作落实落地,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2022年底,将公共艺术教育教研室改组成立美育教研室。

    2.2 教学组织

    学校每年3月初、9月初组织全校学生在选课系统选读公共艺术类课程。美育教研室按 照学校《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修订)管理办法》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包含课程基本信息、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与标准等,规范公共艺术类课程建设。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注重学科基础知识,每门课程制定《开课说明》,强调学生对艺术史、艺术理论、 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明确标准和考核要求,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学校关注美育课程质量,下发《听课管理制度》,美育教研室根据公共艺术课程特点,建立 美育教研室听课制度,进一步规范美育课堂教学,2023年,基础部组织课堂教学示范观摩, 美育课程《流行音乐鉴赏》展示学科特点,充分呈现鉴赏类课程教学形式、方法,推广教 师教学经验。2023年底,基础部组织部门特色课程交流评比活动,美育课程《红色音乐鉴赏》获优秀奖。

    2.3 教学创新

    公共艺术课程在教学方面积极进行创新,每门课程均有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数字 化教学材料,教师利用超星、尔雅等在线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向学生推送优质公共艺 术课程教学资源。教师结合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案例,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 课堂互动和讨论,结合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元素,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艺术史、艺术理 论和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课程通平台开发和建设公共艺术课程,将 教学内容项目化,实现课程建设标准化、数字化。

    3. 教师队伍

    3.1 队伍结构

       承担教学任务的美育教师14人, 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7%,专职教师7人, 占艺术教师总数50%。

    3.2 素质要求

    学校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督查及处 理办法》等文件,制定《师德专题教育学习计划》,建立了常态化学习机制及监督机制。 每年年底师德师风年度考核,2023年美育专兼职教师师德考核均合格,无师德失范行为。同时,美育教师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均担任学生生涯导师,每 学期均能获得育人质量奖。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具备扎实的艺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工具,如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为学 生提供生动、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校每年组织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参加艺术教育研修,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023年,美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13人次,不断提 升教学水平。


    3.3 待遇落实

    学校出台《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修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国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规定(修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教学质量奖评定办法》等制度,明确所有学科教师在职务评聘、奖励、进修等方面待遇同 等,规定“本人或所指导学生在教育、文化、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汇演、汇展或比赛 中获奖 ”作为职称评聘条件,有助于激励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专业发展。结合 公共艺术教师实践指导较多的情况,基础部制定《公共艺术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明确 公共艺术教师工作量包括公共艺术教学、学校公共艺术类社团活动指导、学校大型文艺汇 演的组织和指导、校内外公共艺术类比赛的组织和辅导、校内外艺术展演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等工作,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4. 艺术实践

    4.1 展演活动

    学校坚持美育浸润学生,发布《关于举办第二十八届校园艺术节活动的通知》《第十 三届社团文化节》,组织舞蹈、Vlog大赛等6项比赛,开展美育论坛活动、文艺汇演,全体学生参与,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 学生的精神文化。举办第三届创意东北设计周区域优秀作品鹤城巡展、《图形创意》国潮 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原画课程作品展、校外课堂摄影展、“地域文化宣传 ”设计美 学作品展、视觉传达设计毕业作品展等,培养学生审美观、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展出优 秀作品,提升了学生审美情趣。学校5个系共组织14次艺术展演活动,充分展示学生青春活 力,激发艺术激情。

    学校组织师生参加第七届黑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第三届黑龙江省艺术类高校教育 成果展、国艺展原创舞蹈类比赛、黑龙江省大学生雪雕比赛,共获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 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1项。学校获黑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  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23年,学校大学生艺术团走进齐齐哈尔市龙社区一厂社区进行了文艺汇演,学生展 示自身才艺,通过实践不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学生走进乡村,开展“描红色梦想、绘美 丽乡村 ”文化景观墙绘制和彩绘墙布安装活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 乡风文明。




    1 2023年各系艺术展演活动一览表

    4.2 社团建设

    学校现有28个艺术社团,各系艺术社团数量为3-8个不等,涵盖绘画、音乐、舞蹈、摄 影等多个领域。艺术社团全年共计举办100余项艺术活动,学生参与人数累计18000余次, 学生累计参与率达200%。


    1 社团活动组图

    4.3 美育协同机制

    学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聘任齐齐哈尔市民间艺人孙虹为兼职教师,带领学生体验剪纸、彩泥设计等非遗技艺,受学生好评。


    2 孙虹老师授课及学生彩泥设计作品

    学校弘扬爱国情怀,设立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结合传统书法、摄影、戏剧、 民间艺术等内容开展17期美育课堂,持续推进美育工作,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系列美育活 动的开展,全面挖掘美育教育潜力,学校美育教育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拓展,学校与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签订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协议,学校充分利用群众艺术馆的优 质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艺术、提升审美素养的机会。

    5.条件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修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 管副校长领导,教务处、学工处等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美育 实施。美育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2023年美育工作相关经费支出21.80万元,较上年增长 14.98万元,增长率为219.65%,保障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艺术展演与交流活动正常开展。

    学校现有画室、琴房、美育教室、活动室等24间,可供教学、美育活动使用。学校有 艺术活动场馆4个 ,分别为展演厅、报告厅、多功能活动厅、展览室 ,总建筑面积为 5282.56平方米,用于文艺展演、文创作品展示等。学校现有钢琴、单簧管、电子大提琴等 教学专业器材以及专业音响等展演专业器材,设备总值为96.18万元,根据美育教学及活动 需要,及时更新,以满足艺术类教学需要和展演需求

    图书馆现有美育类相关纸质图书36356册,电子图书29459种、电子期刊245种,学位论 24.08万篇,其中2023年新增美育类纸质图书4600册,能够较好的满足全校师生美育学习、 教学、科研等需求。


    第二部分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美育师资结构有待改善

    美育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教师年龄较轻,教学和艺术实践经验不足;教师职称较低,教 师在教学、研究和艺术实践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有限。

    学校将加大美育教师引进力度,拓宽招聘渠道,以确保引进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和 教学能力的教师。通过举办、组织参与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艺术实践和研究,提升其教学经验和专业影响力。

    2.美育设施场馆建设有待加强

    学校缺乏专门的音乐厅。学校于2023年已启动北区建设工程,北区拟建设人民会堂1个, 建筑面积15025.28平方米,同时建设标准琴房、舞蹈室等,改善硬件设施,更好地满足学 生美育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