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3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基础部大学外语教研室教师刘双丽和徐怡赴京参与了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本届论坛以“聚力创新 全球卓越”为主题,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外语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共两千余人齐聚一堂。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杨丹三位教育司长亲临现场并发言,为论坛注入权威思考。刘培俊司长指出,聚焦语言需求,优化语言供给,建设中国特色语言服务体系至关重要。他强调建强供需适配机制、依靠高素质语言人才队伍、推动高起点语言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为外语教育发展点明宏观方向。武世兴副司长在主旨报告中提出外语教育需顺应新形势,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强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构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挑战,提升外语教育智慧化水平,为教育强国助力。杨丹司长指出要深入推进理解当代中国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帮助各专业学生提升国际传播素养,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华文明故事,红色革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正确对待世界文明成果的意识。
本次论坛,明确大学英语兼具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的教育目标,强化学生英语能力与学科知识素质素养的融合发展,助推各专业领域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即“1+4课程体系”(通用英语+“四新”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充分发挥以语言为媒介,融合专业知识的桥梁课程作用。同时,在当前智能驱动的高校外语教学生态重塑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正重塑外语教学格局。参会教师深入学习如何借助新兴技术提升教学成效,为外语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开拓思路。
此次培训,两位教师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他们的教育视野,也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基础部大学外语教研室将汲取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工作,立足学校外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外语教育更好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徐怡 一审:刘双丽 二审:王春凤 三审:张洪岩】